感动校园人物评选进行时(3)春天里的感动
作者:
点击:3492
感动校园人物评选进行时(3)
春天里的感动
2011年春天,杨处长找到我说:“团委能不能在我们学校做个类似‘感动中国’的校园活动,用榜样的力量正面引领我们的学生”。这是一个很好的德育教育方式,我欣然接受。可是接下这个任务的初期,我还是很忐忑的:感动中国虽年年在看,每年都给了我心灵的一次充电,但我们这些90后的中职生也能有这么多撼人心魄的精神力量吗?但活动真正铺开的时候,我的心却越来越坚定了,那些一个又一个真实而具体的感动人物从莘莘学子中向我们走来,让我们欣喜的看到了中华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当我们看到了属于90后的骄傲。
去年的活动就像发生在昨天,在我的内心留下了不灭的印记:忘不了张国灵老师扛着摄像机在烈日下行走的背影,忘不了张文胜老师在百忙中仍然第一时间为我们喷绘展板的支持,忘不了庄泽梅老师抛下家中的急事奔走在舞台的身影,忘不了王霜玲老师在颁奖现场不时发来短信给我鼓励的声音……于是,2012年的春天,我又有了前行的动力。
今年的“感动人物”评选启动更早一些,我有心在去年摸着石头过河的基础上能够再超越一步,“止于至善”看上去很美,做起来却无比艰辛。但当我看到学生身上那些理想信念、执着追求、无私无畏、感恩孝顺、帮扶奉献、善良宽容等一系列美好的精神时,我感动了;当我看到所有的学生都被榜样的力量激励,朝气和精神覆盖着我们纯洁和美丽的校园时,我感动了;可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些在活动中默默站在学生背后支持、引领他们的老师们,是他们给教育带来了整个春夏秋冬的关怀和希望,年复一年……每每思及于此,心底那根柔软的琴弦一次又一次被拨动。从校长“顶端设计”的理念传授到班主任的活动执行,从部主任们的支持部署到科任老师的主动关怀,于是,我觉得真该记录下些什么了,因为这一路,我们一直相互勉励,风雨同行……
朱灵灵老师是空乘那些美丽天使的“当家”,她总是用自己的温柔和细心呵护她园里的花朵。感动校园评选活动伊始,她就发动空乘所有班主任和学生积极参与,因为她知道外在的美丽再加上深厚的内涵,她的花朵将绽放得比任何人都更加鲜艳。于是,在我们的方案才公布一周不到,她们就交了近10个人物的资料,个个精挑细选,成为最高效的团队。在她们又有一个感动人物被挖掘时,在材料需要修改时,在学生的感动点斟酌时,在指导老师的安排时,她总是一次又一次的找到我,为她的那些花儿们尽心尽力。还有陈鹭飞老师,她认真的帮空乘的每一个申报人物初审、修改材料,常常熬到深夜。在她们身上,我看到了这个团队的美丽与魅力。
陈丽珠老师是宿舍区的“妈妈”,终日操心着住宿孩子的衣食住行,就是这样一位热血、感性,从心底发现孩子需要并守护他们的“妈妈”让我看到了人类灵魂深处那些至高至善的精神力量。从宿管部决定申报集体到提交材料,他们总是提交得最快,修改得最多的那一个。从宿舍长、楼长到生管老师,短短2000字的定稿事迹里,有着他们每一个人的智慧和心血。说起宿舍区的学生,说起宿管部,陈老师总能娓娓道来,那些感人的点滴都深深的印刻在她的脑海里。每当我们惊叹于她对宿舍区的事总能了如指掌,……你可知她一周至少2-3个晚上住在学校;当我们惊叹于她如何肩负起宿舍区千百孩子的安全责任时,你可知她常常为此彻夜无眠;当我们惊叹于宿舍区的井然有序、整洁温馨时,你可知她家中8岁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晚上入睡前能再看妈妈一眼……这一切,我们无法从陈老师爽朗的笑声中探知,但透过活动,我深深的触动了。
杜巧芳老师所带领的旅游部是这次提交感动人物最多的专业部,发动了大量师生寻找身边的榜样,感受平凡的真善美。记得第一次当面跟杜老师说这事时,在两节课间,那段时间,她身体一直不好。可听到活动的安排后,她马上又推荐了几个学生,把他们的情况一一述说,并打电话给相关班主任。对学生,该是有多少的了解才能脱口而出他们的情况;对学生,该是有多少的关怀才能带病一直奋战在第一线。那一天,她为推荐一个学生哑着嗓子打电话,甚至顾不得喝上一口水,咳嗽将她憔悴的脸憋得通红的画面一直定格在我的脑海,久久不能散去。
姚璇冰老师带领的汽车部是一个钢铁的队伍,他们有正气,有纪律,有技能,有原则,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姚老师既是严母也是慈母,她对孩子们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是远景的,也是点滴细微的。前些日子她有些“无奈”的跟我说:“我们工科的孩子都特别不擅长文字梳理,但我特别希望能把我们的团队推广出去。”那天,我在讲整理要领时,她和学生会主席一起认真聆听,并做了记录,同时请吴新宇老师帮忙制作。看到这样的队伍,看到这样的团队领袖,我由衷的感叹,每一个成功背后必是加倍的付出。
黄芳老师是这次第一个以科任老师身份担任推荐人的老师,不由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刘慧敏是她悉心教导和关怀的学生,从指引她到酒店实习业务到鼓浪屿家庭旅馆调查,从专业引领到生活关怀,她是一个长者、师者,更是一个学生心灵的陪伴者。对慧敏的点点滴滴,作为科任老师的她总能熟知于心,观察甚微。慧敏的材料她一遍又一遍的指导和修改,关于细节,她就像家人一样熟稔,那一刻,我不禁动容:这样的专业老师,是学生的幸,教育的福!
随着感动校园活动的推进,这样的感动还在不断继续:徐国华老师数次找我,希望能将她一个学生推荐,目的只为了为这个孩子驱走生活的阴霾,从这个舞台上获得更多的自信。宗彩云老师数度来到办公室,为她两个优秀的孩子正确肯定的机会。彭移山、周灵泉老师放下手头忙碌的工作及时联系在外实习的学生。刘明老师为采访推荐的孩子整整守了大半天,几度易稿,只为能全面还原学生的事迹。王霜玲老师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之余还毅然承担了两名孩子的指导任务。曾瑾老师为她们团队的出现劳心劳神,许巧燕老师不遗余力的帮助孩子们实现他们的梦想,郑波老师为孩子的展板连夜赶工,还有饶林、赵晋、张靖、刘玲……太多的老师,她们的名字也许无法一一被铭记,但他们的关怀却注定镌刻在学生青春闪亮的年华里,留下最美的印记。
苏霍姆林斯基说:“假如学生从四面八方看到召唤他们去追求知识、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明灯,假如点燃这种引导他们克服困难、不断前进的知识明灯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全体教师,那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呢?……每个儿童毫无例外的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才智,放射出他个人独有的智慧光芒。”感谢所有为此努力付出的老师,这个春天将因你们的存在而更加美丽。初夏,我已听见花开的声音,感动,就像传递在你我之间的火炬,感人肺腑,动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