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好声音(92)雷锋战友乔安山“雷锋事迹报告会”听后感选登
作者: 点击:4164
编者按: 3月4日下午,厦门市“弘扬雷锋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之雷锋事迹报告会教育系统专场第二场在我校举行。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莅校和全体学生分享雷锋的真实故事。通过面对面交流,同学们对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有更深的体会,纷纷撰写听后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记者团整理选登了部分学生听后感如下。
【国航121林琦】乔安山爷爷几十年如一日的传播雷锋精神,仿佛雷锋从未离开过我们。乔安山爷爷说:雷锋的精神就是博爱,他走到哪里就把哪里当成自己家,把身边的人都当成自己的亲人。他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情,他勤勤恳恳,无私奉献。“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我们每周志愿活动的主题。敬老院、海边、中山路、火车站,我们利用节假日的时间,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看上去微不足道却让我们的精神得到了极大升华。《学习雷锋好榜样》中有一句歌词:愿做革命的螺丝钉。直到今日我才深刻体会到其中的意义,雷锋十年如一日的为人民服务,他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做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奉献自己的爱,怀着感恩的心,将温暖传递给身边的人们。雷锋他是人民背后的一丝阳光、一滴雨露、用他的爱滋养着他人,传送着温暖,
当前,我们正值大好青春年华,享受着父母给我们的生活时,雷锋早已经做了“一卡车”的好事了,当我们总高举青春无悔的口号时,雷锋用行动证明了他无悔的青春,他平凡而伟大,他是人民背后的一丝阳光、一滴雨露、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奉献自己的爱,怀着感恩的心,将温暖传递给身边的人们。有人说“雷锋早已离开我们了”,但其实他从没有离开过。他的精神、他的爱将会世世代代的伴随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做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和守护者!
【财会144游宇哲】 当乔安山老师缓缓走上演讲台时,掌声雷动,全校师生齐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平时首次受到这样的场面感染,我的泪水突地冒出。
乔安山老爷爷教导我们要把“有效的生命,投入到学习雷锋精神当中”我有时也在思考反省,为什么我们当代社会没有像雷锋这号人的存在呢,雷锋的伟大,不是他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他做的任何事都有一股钻研劲,有着刻苦的钉子精神,做任何事都不求回报,用笑容对待每个人,他能够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一切,从小事做起,做什么事都先想着别人,跟着党走,做一个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人,从日常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在平常事中体现伟大、感动。
【财会144郭梅萍】乔安山老师说了两句话当我记忆犹新,其一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雷锋的精神是无限的。"这句话说的非常有理,要想一直让雷锋的精神延续下去,就要让每一代人都能发扬雷锋精神,雷锋不在了,但是他的精神还在。现在的人,生怕做了好事却被当成坏人,但如果人人都是这个想法,那这个社会将会灰暗。其二是:"雷锋的精神是爱,是大爱,是博爱。"没错,雷锋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去爱每一个人,雷锋毫不利己,把一生献给了需要帮助的人。
雷锋是我们的好榜样,去帮助,去爱每一个人,传承雷锋精神,让子子孙孙都能学习雷锋精神,振兴中华民族,振兴祖国!
【汽修134 沈俊辉】乔安山老师说道雷锋的人生5次捐款、人生的几次重大变迁。乔安山老师生动形象的演讲他与雷锋的初次相遇到雷锋的生平事迹,让同学们感受到了雷锋的精神。乔安山老师用一个“爱”字囊括了雷锋的所有精神。雷锋的“爱”是对祖国的热爱,对共产党奉献的爱,对人民无私的爱,是一种大爱、一种博爱。
乔安山老师的宣讲结束我有一种很深刻的感触。最近网上的大学生跳水救婴儿就是一种雷锋精神!在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很多诸如此类的事迹。
我们要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是一种精神,我们身边也不缺乏各种雷锋。勿以善小而不为,哪怕是在公交上让座也是一种宣扬雷锋精神的、继承雷锋精神的方式。
【导游132班 詹琦萱】说到雷锋精神,我一点都不陌生。乔爷爷是源于战友精神,而我最初起源于家风和家教。雷锋曾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小时候爷爷带着我学习雷锋故事时,这是一句特别激励我的话,印象十分深刻。爷爷告诉我,在他年轻年代,如果见好事不做,见坏事不管,见困难不帮,就像做错事一样,觉得是一种耻辱。在爷爷的影响下,爸爸妈妈,家中的叔叔阿姨,早已将乐于助人化为生活里的习惯,可以说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听着雷锋故事,听爷爷讲着过去那些助人为乐的经历,不知不觉,乐于助人也成为了自己的习惯。看到有人需要拎东西,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别人,养成了乐于助人的性格。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及,年少时,他的父亲就教育他说“对人,要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他的父亲不止一次写给孩子们“雪中送炭惟吾愿。”“雪中送炭”这样对待他人的情怀不但贯穿了他自己的一生,也给习近平总书记树立了一生待人的准则。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家风家教建设,也许这正来源于父亲在年幼时的教导。
【商英132班 王海婷】 50年前,乔安山爷爷跟随着雷锋做好人好事;50年后,我们听着乔安山爷爷讲着雷锋精神,在我的身边,也有像雷锋一样的人。我校商经111班的黄永岩,长期照顾姓于的奶奶。于奶奶是位孤寡老人,黄永岩为奶奶拉电线,安日光灯,帮奶奶修理破旧的家具,添补生活用品;奶奶缺什么他就补什么。他用自己的零花钱、开格子铺赚的钱,为奶奶买防滑拖鞋、营养品。每到假日,学长便会赶到奶奶家,做家务活、修缮房屋、打扫卫生、洗衣做饭,一年多来,从不间断。
渐渐地,在黄永岩的感染下,许多同学自发的加入照顾于奶奶的队伍里,每星期都定期去看于奶奶,跟着学长从零开始,边学边做。一年多了,按照学长的要求,我们一点不敢马虎。当初学长乐于助人的精神让我们十分感动,大家才自发自觉的接过照顾于奶奶的责任。所以这样助人为乐的精神永远都不会断,这样的雷锋精神永远不会消失,许多真的像雷锋一样尽心尽力做好事的人会一直我们的生活里边。
【空乘123班苏昭】学校志愿服务工作是每位同学的必修课。每个周末和节假日,我们风雨无阻地赶去鼓浪屿,为游客们提供手绘地图、便民药箱、针线包、雨伞、雨衣等便民物资。提供问路咨询,义务讲解,倡导文明旅游,劝导不文明行为,推荐厦门美食小吃、特色景点等便民志愿服务,收到不少游客们的好评。这些都是每一位工商学子曾经做过的,现在在做的,未来也会做的。
在鼓浪屿做志愿者的时,我曾经碰过一位爷爷,他带着他的孙女来厦门玩,看到我们的志愿者服务站点,走过来问我“小姑娘日光岩怎么走呀?”我仔细的告诉爷爷怎么去日光岩。爷爷连忙道谢,牵着孙女慢慢走远,我听到他说“孩子,你长大了要像姐姐学习,做志愿者好呀!”我听到爷爷的话突然就找到了我们作为志愿者存在的意义和我做好志愿者服务的动力。做志愿服务给了我机会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回报社会,在赠予他人方便时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在奉献中提升了自己,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从前觉得雷锋精神更像是课本里的铅字,离我们很远,是一种碰不到的崇高精神,但其实它真的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给游客们提供帮助,传递志愿者服务精神,像雷锋说的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吗?我们希望自己能为“美丽厦门”这一名片做出一点点努力,因为厦门不仅有美丽的环境,还有我们这一群热情好客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