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三项主题活动”(33)“中华诵”语文实践活动课

作者:   点击:3111  

 

新一轮“三项主题活动”(33

诵读经典古诗,弘扬传统文化

——记章正荣老师“中华古诗诵读比赛”语文实践活动课

语文实践活动课是课改的一个亮点,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倡导依靠学生的亲身(心)经历获得知识,生成能力,丰富素养,摒弃被动获取文化知识的认知方式。它是语文教学的一块处女地,既富有生机又充满挑战。

518上午,章正荣老师在财会092班开展的“中华古诗诵读比赛”活动对此种课型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以学生的亲“心”诵读实践,体会中华经典古诗之美。

章正荣老师设计的此次活动含三个环节:一是准备阶段。指导学生选择喜爱的古诗词,了解其中含义;二是,指导诵读。学会体验诗词中的情感,掌握诵读技巧,了解评分细则;三是活动展示与总结。全体学生进行古诗词诵读比赛。

今天上午两节课集中展示的便是第三个环节。

可以说这两堂课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参赛选手当然是本班的学生,而主持人、评委、评分、颁奖也全部由学生充当,教师在其中仅起组织指导点评的作用。21个诵读节目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内依次进行,其间穿插教师的点评与指导,参与人数达35人之多,之后章老师集中点评指导诵读《次北固山下》,学生们跟随老师声声诵读,在抑扬顿挫中感受中华古诗之美。最后由小组代表总结本次诵读比赛的体会。他们普遍感受到到读准字音,调值读到位带来的音韵美与节奏美,感受到美读带来对诗意诗境理解。

语文实践活动课型研讨为语文组本学期教研的主题之一,它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是直面中职生个性与学习现状的有效课型之一,激发本组教师研讨与探究的热情,本组年轻教师率先尝试。

当然,既为探索中的新课型,尝试它,便会这样那样的遗憾与不足。比如学生诵读素养的有待提高、上台的羞怯紧张、仪器使用上的陌生等等,但是,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如果能使学生从不敢在他人面前诵读到在很多陌生人面前诵读,如果能由小声读到大声读,如果能从亲身的诵读体验中领悟到哪怕一两点诵读技巧,那么这一活动也值得我们尝试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