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系列讲座(七)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作者:   点击:3196  

 

“文化中国”系列讲座(七)

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探寻秦观、晏几道的婉约之路

苏轼出现以后,标志着北宋乃至整个宋朝的文艺事业走上巅峰,后世将苏轼尊为豪放派的代表之一。而同一时期,词风婉约的代表则是秦观和晏几道。

在秦少游的代表作《鹊桥仙》的吟唱中,林文清老师引领同学们进入一段执着深沉、地老天荒的爱情吟唱,领略词人心灵深处最为柔婉精微的审美感受。林文清老师从词人的经历、情感、性格、仕途,解说秦观师出苏门,却另辟蹊径;有柳永遗风,却无其俚俗的婉约词风。

当然,在北宋文坛,父子名家除了“三苏”,不可不提的是“二晏”,即晏殊与晏几道父子,同是以小令为主、婉约为宗。林文清老师从二者截然不同的人生观、生活道路、性格、仕途经历等娓娓道来,探寻他们的婉约之路:一是少年登高第的晏殊,一生仕途顺利,荐拔了欧阳修、范仲淹,词风旷达温润;一是出身高门的晏几道,晏殊第七子,“痴”人一个,其父官居宰相,他却一生官职卑微,性格孤介,不随流俗,词风纯真清新。

在短短一节课中,大家跟随老师,感受词人的悲欢离合,倾听词人的理性思考,探寻词人的婉约之路……领悟到北宋词坛,豪放、婉约争奇斗艳,秦观与晏几道功不可没。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词人的千古绝唱还在,引领了周邦彦、李清照、纳兰容若等,一代代的婉约词人,各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