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系列讲座(八)曲尽人情 字字本色

作者:   点击:3683  

 

“文化中国”系列讲座(八)

曲尽人情  字字本色

——李金松老师带领同学走进元杂剧

611下午第三节,在我校“集辉堂”,李金松老师以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论断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可谓一代之文学后世莫及焉”为引,带领我校文学爱好者领略了一代之文学——元之曲之兴衰。

元代杂剧和散曲统称为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代表。它在当时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产生、成熟并繁荣鼎盛。不但诞生了“曲尽人情,字字本色”的关汉卿,被誉为“花间美人”的王实甫,“放浪形骸,期于适意”的白朴及“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的马致远等“元曲四大家”,还诞生了郑光祖等元杂剧作家191人,作品530余本的昌盛繁荣景象。

李金松老师用近一小时的时间引领同学们领略了从元杂剧的产生、成熟、繁荣、衰落的过程,了解主要代表作家。李老师用它那朴素而又生动的语言对作家作品进行解析和归纳。同学们既为《窦娥冤》的感天动地所打动,又为《西厢记》美丽动人的爱情所动容。

引导学生欣赏元杂剧,领略元杂剧的兴衰,学生们饱尝了文化大餐,同时深深体会到:艺术的生命在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应人们文化生活的需求及艺术本身的与时俱进、服务于大众的规律。李老师从艺术发展层面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我们每一位学生应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服务于大众的职业技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