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技能节(61)诵读经典 承续传统:记经典诗词诵读比赛活动
作者: 点击:3332
2011技能节(61)
诵读经典 承续传统
——记经典诗词诵读比赛活动
“中华经典诗词像海,她蕴藉深厚而壮阔波澜;中华经典诗词像山,她深邃凝重而意境深远”,担任今天(
一号选手,来自导游111班的林一山同学以一首《再别康桥》将听众带入情意绵绵的“康桥的柔波里”;2号赖元佳的《沁园春 长沙》以慷慨的豪气“作别”多情的“徐志摩”……“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刘慧敏同学声情并茂、神态动作并用为我们诵读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将一个胸怀天下、苍老无力的杜甫“描绘”在眼前;陆游与唐婉的爱情记录在《钗头凤》里,至今令后人读来依然肝肠寸断,而七号黄倩、廖显杰同学小小年纪居然能将二人那一份无奈、伤感、落寞与内疚的深沉爱情传达的如泣如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十一号王湶鑫、张珊身着一袭白色旗袍,以她们纯正的普通话、优美的音质、涌动的激情吟诵着“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又将人们带入静谧、澄澈、浩淼的《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叩问宇宙,那一轮江月最早照见了谁?又在等待谁?是等待女扮男装的“花木兰”(《木兰诗》),还是遁入桃花源里陶渊明(《桃花源记》);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将进酒》),抑或是询问“明月几时有”的苏轼;还是充满《乡愁》的《啊,母亲》,或是《雨巷》里那个“丁香一般的姑娘” ……
最后语文教师代表
伴随着音乐的流淌,25个朗诵篇目或深情、或高亢,或缠绵或激昂地诵读开来,这与其说是一场诵读比赛,毋宁说是一次高雅艺术盛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我们回到了“唐诗宋词”的世界里,我们浸润其中,给了我们日益荒漠化的精神家园以甘甜般的滋养。这两个多月的强化训练与浸润,得到提升的何止是学生;激发其对诗词诵读的热情的又岂止是学生?
在场的老师们感慨地说:“经过调教,学生中还是有不少可塑之才”“这场比赛质量很高” “准备很充分,节奏很紧凑”……
学生们议论着“读得好有感情啊!”“很想也上去诵读一首” ……
学生们期盼比赛成绩,是的,结果不能说不重要,但是,这一路“走”来,我们收获的何只是一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