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结缘 让幸福永驻

作者:   点击:3274  

 

与书结缘 让幸福永驻

——陈金山老师读书讲座小记

  

423,是第17个世界读书日,我校校团委、基础部抓住读书日这一契机,邀请我校高级讲师、作家。厦门电视台嘉宾陈金山老师给学校的同学开了题为《阅读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的读书讲座,使与会者如沐春,受益匪浅。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陈金山老师勇气可嘉,不避讳曾经的丑陋,诚实地以身说教,以少年是懵懂无知的往事切如读书的主题,一下揭示了好的书籍对人类精神的感化与熏陶,对青少年人格重塑的巨大作用。普希金的小说《上尉的女儿》中的两句名言“爱情衣裳要从新的时候开始,爱惜名誉要从小的时候开始”至今让他难忘,因为它改变了陈金山老师的一生,使他从一个曾被“预言”要进劳教的蛊惑仔,转身变为一个迷恋读书,不断进取,最终成为有所作为的教师,作家。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陈金山老师告诉大家,读书一定要读出思想和智慧。金山老师信手拈来,列举了鲁迅,柏扬,李宗吾三个文学家、思想家的作品,道出他们的作品都有闪耀着批判中国人劣根性的犀利思想光芒。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白话文写成的小说,从一个狂的视角洞穿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本质:吃人!而中篇小说《阿Q正传》更是塑造了阿Q这一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农民的形象,用“精神胜利法”诠释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劣根性!海峡台湾的柏扬在上世纪80年代推出一部惊天骇俗的书《丑陋的中国人》,痛击了中国人的劣根性,洞若观火的指出中国人的劣根性源于有毒素的传统文化,柏扬形象地将有毒素的传统文化喻为“酱缸文化”造成了中国人好胜十足,窝里斗,自我膨胀等丑陋的品质.而上个世纪初,四川出了个李宗吾一针见血地定论:一部二十四史,可以用一句话贯穿它:厚黑而已!即中国人在漫漫的几千年历史中,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想要成就一番事情,想要追逐名利,一定要心黑脸厚!金山老师的话语如重重声鼓敲响在聆听者的耳膜,震撼人心,让人思索警惕自己身上的劣根性,涤荡自我灵魂的污秽。

读书要善于获得智慧.如从前《道德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懂得辨证地看待顺境、逆境,理性地对待福和祸;从《论语》的“几所不欲,勿施与人”掌握宽容忠恕的处世原则。而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名诗句“当人是兽时,他比兽更坏”、“人类的智慧有多长,人类的愚蠢就有多长”等无不蕴涵着丰富深刻的指挥,值得汲取。

后陈金山老师说到,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文化多元,人心普遍浮躁,很多人已无心,无暇沉静下来阅读一两本好书,今天在这个读书的节日,他愿用北大教授谢冕的话与大家共勉:读书人是幸福人,让我们挣脱剪不断理还乱的尘世、物欲的纷扰,摊开一本本好书,为自己营造出一个淡薄宁静的精神世界,我们将会品位到只属于读书人的幸福。

讲座结束后,接受了文明洗礼的同学们脸上洋溢着会心的微笑,深深体会到“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的深刻含义

本次讲座由基础部策划,团委会吴建华老师参与组织,陈军向老师做相关的陈述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