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奉献,传递温情:记我校青春驿站志愿者
作者: 点击:2134
5月24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我们几个就汇聚在公交站旁,赶乘第一班公交车赴轮渡前往鼓浪屿“青春驿站”志愿者服务站点。同样的时间,也有另外一批志愿者开始奔赴万石植物园“青春驿站”服务点,大家牺牲休息时间,共同做着有意义的事情。
这天,是李正心老人回厦门探亲满一个月的日子,早晨,他冒着雨来到万石植物园,想去看看曾经童年玩耍的地方。刚走进植物园内,他便停下了脚步。“你们是志愿者?”李正心老人激动地问我们志愿者,“是的!我们是志愿者!老爷爷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志愿者们热情回应。李正心老人没有回答,而是微笑着打量着每名志愿者,嘴里不住地说:“啊,好孩子好孩子。”原来,在50年前的一次寒假,还是青年的李正心,光荣地成为鹰厦铁路的一名志愿者,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肩抗箩筐,手提簸箕,将当时厦门一中还是乱石岗的操场整平。李正心老人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哈哈大笑起来,“尽管条件艰苦,我们的志愿热情却是前所未有的浓厚,用现在年轻人的话来说,就是‘志愿嘉年华’。”当得知志愿者们已经坚持在植物园服务1年多了,每到周末和节假日都早上5点半起床,6点半从学校坐公车来岛内志愿服务时,李正心老人感动不已,“我年轻的时候志愿内容是整平乱石岗,如今你们的志愿服务是为游客排忧解难,但无论志愿内容怎么变,一颗为人、为国家服务和奉献的心是不变的。”
“其实深圳也有很多志愿者,但都是出现在大型的活动中,像厦门这样周末还在旅游景点做志愿的很少,”深圳的刘小姐说,“这让我对厦门的印象很好。”
这样的感受并不只是刘小姐一个人有,而这样的好印象正是源自每一位志愿者的坚持。
从24日早上从八点半开始,志愿者华慧珍和李嘉欣两人就在鼓浪屿上为上千名游客提供了指路、包扎等服务,为了更好地为游客们服务,纵使下着暴雨,她们也坚持只穿一件薄薄的透明雨衣,雨水顺着额头滴到她们脸上,她们也顾不上。
说到为何风雨无阻地坚持来鼓浪屿做志愿者,华慧珍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今年春节鼓浪屿的温度只有7度,华慧珍第一次有了“早些撤”的想法。这时候,一名70多岁的老人带着小孙女上前问路,华慧珍的“志愿模式”又启动了,她热情地拉着老爷爷告诉他路线。老爷爷在华慧珍的感染下,居然跟她聊起了家长里短。末了,老爷爷还对孙女说,以后长大了也要像小姐姐学习,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我非常自豪。”华慧珍说,“我突然找到了做志愿者的意义,那就是在青春时一定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而且我们帮助别人一分,别人就会对厦门的印象加一分。游客们回去口口相传,这自然会提升厦门的知名度、美誉度。”
在一旁的李嘉欣也说:“虽然我是第一次做志愿者,但感觉很棒,现在都在倡导‘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我们也十分愿意贡献我们的一分力量!”
【相关链接】2014年5月27日《福建日报》:“青春志愿驿站”传递鹭岛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