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纪实:探究奇妙对联,学习传统文化
作者: 点击:2250
11月19日上午,语文组刘永良老师在校录播室执教《奇妙的对联》校级公开课。
《奇妙的对联》一课是《语文》必修一册中梳理探索模块的教学内容。对联,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它兼有诗歌之长,内容涉及地理、历史、宗教、民俗、名胜等等,包罗万象。这个模块的学习,是引导学生增长人文知识,了解风俗人情,享受审美乐趣和陶冶情操的一个良好契机。刘永良老师的这一课,一开始以乾隆皇帝和名臣纪晓岚的对联趣事导入,生动有趣,使教学很快进入了活泼感性的氛围中。
观察到学生们已顺利进入课堂情境,刘老师给学生们播放了一个关于对联知识的视频专题节目,然后针对视频内容,设计了学生抢答题目的活动。通过这一课堂活动轻松解决了“贴春联起源于何时”、“对联的原始形式是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在桃木板上写对联”等知识性的问题。
接下来,刘永良老师依次设计了“识对联”、“组对联”、“辨对联”和“赏对联”等环节,循序渐进,逐渐深入,探索奇妙的对联世界。“识对联”是引导学生观摩、梳理,总结出对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形式特点及“言简意深、和谐对称”艺术风格。“组对联”通过词语短语的组合训练,体会对联的创作要点。“辨对联”则是通过贯彻各种对联的特点,将丰富多彩的对联进行分类。最后,六老师带着同学们“赏对联”,分析和欣赏历代各种名联,通过对中国历代对联作品的品读,使学生对于对联韵味有了更多的体验。
整堂课设计得富有层次,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课堂各环节推进有序,对学生的引导动静得宜,师生互动活跃,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组多位教师和其他教研组的部分年轻教师参加了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