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其“案” 好课多“磨”

作者:   点击:2070  

    1221日上午,语文组的李瑞芳老师和李金松老师在图书馆一楼的电教室相继开设区级公开课,来自信息学校、化工学校、轻工学校、海沧职专、集美职专等兄弟院校的15位语文老师及市教科院的教研员一起听取了这两节观摩公开课,同时,校内的近30位老师也纷纷到场参观学习。

    李瑞芳老师针对高职班学生写作中细节描写不突出,人物个性不鲜明的学习短板,将传统经典篇目《林黛玉进贾府》上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亮点——抓住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运用语言、动作细节描写身边同学,并进行现场作文指导。李瑞芳老师一上课,三尺讲台仿佛变成了舞台,她“眉目传情,语调抑扬顿挫,或哭、或笑、活嗔、或怒,学生和听课的老师共同被她引着走进王熙凤丰富的内心世界。不仅讲课生动,瑞芳老师的指导也十分到位:台上,学生模拟同班同学的表情动作,老师引导大家细心观察,细致刻画;台下,同学们笑着、思考着、接受着......下课铃响,不仅学生依旧兴致高昂,连听课老师都深觉意犹未尽,一位外校老师更是悄悄向她竖起了大拇指。

    李金松老师的《项链》教学也是亮点不断。课堂一开始,由他指导的学生课本剧表演就让大家眼前一亮,学生对人物性格的准确把握顺理成章的引发了课堂大讨论——主人公玛蒂尔达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学生精彩的发言,教师到位的点评,一步步将课堂主题不断推进、挖深,期间,金松老师更是适时加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贴近学生现实,引发大家思考。整堂课重难点突出,气氛活跃,给听课老师同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后,前来听课的各校老师及校内语文组教师一起认真点评了这两节课,大家首先肯定了两堂课的精彩之处,同时也对教案设计、课堂环节安排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意见。社科院的洪映棠老师颇有感慨的说:“很明显的感受到了了两位开课老师的努力”

    的确如此。为了此次能呈现出更精彩的课堂,两位开课老师在语文组内同仁的悉心指导下三易其“案”,多次修改教案细节,调整教学重点,反思教学效果,一遍又一遍的备课,反复打磨,不断改进;语文组同仁们也不吝赐教,她们利用课余时间多次听课、评课,给予无私的指导,帮助两位开课老师不断进步。一路走来,两位老师已经不仅仅将顺利开课作为仅有的目的了,“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呈现更精彩的课堂”成为他们不断追求的新目标,与此同时,在不断的磨课过程中,他们体会到了同仁简无私帮助之情,体会到了自身不断进步之乐。

    公开课结束了,但语文组“听课——评课——磨课”的教研之风并没有结束,语文组“团结、互助、友爱”的优良传统也没有结束,语文组教师不断追求精彩课堂、追求自我完善的情怀更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