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骗网红”洪恒亮教你与骗子对决

作者:杨宛如文 柯维明摄   点击:2380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 (7)\新建文件夹\IMG_390311.JPG

4月18日下午,我校举行“诈骗的那些事儿”主题讲座,应邀来校的“防骗网红”、厦门市反诈骗中心洪恒亮警官,为师生讲解反诈骗常识,同时给出了实用有效的反诈骗建议,现场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洪恒亮警官的讲座从“厦门模式”、诈骗警情现状、主要诈骗手段、防骗秘籍、网络舆情控制五个方面展开,经典案例分析、防骗短视频播放、现场问答互动三种形式穿插其中,生动有趣,寓教于乐。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 (7)\新建文件夹\IMG_389711.JPG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 (7)\新建文件夹\IMG_390911.JPG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 (7)\新建文件夹\IMG_391911.JPG

其间,洪警官剖析了教师行业高发的三类新型诈骗手段,包括:假冒公检法诈骗、冒充客服诈骗,冒充亲友领导诈骗。同时针对每种诈骗手段都进行了详细的骗术分析和“反诈骗”提醒。以公检法诈骗为例(即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角色,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等严重犯罪,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实为骗子持有的所谓“安全账户”)。其危害大,被诈骗分子使用频率高,除了给受害人带来经济损失,接到“公检法”诈骗电话后更可能给受害者带来严重的心理伤害。由此,洪警官给出了专业的意见:“第一,保持冷静,及时与家人、亲友商量。第二、公检法机构履行公务时,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联系。第三,公检法机关从未设立所谓‘安全账户’,更不会通过电话安排当事人转账汇款。”通过这三招,即使接到“公检法”的诈骗电话,也能够迅速辨认出来,从而加强防范。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 (7)\新建文件夹\IMG_391711.JPG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新建文件夹 (7)\新建文件夹\IMG_389411.JPG

最后,洪警官总结了防范新型诈骗的“三字经”:“多分析、多询问、不泄露、打110。” 干货满满的反诈骗知识受到了现场师生的热烈欢迎,在互动时间,老师们纷纷讲述了自己身边的一些受骗案例,请洪警官进行分析讨论,以警醒他人。

通过这次讲座, 让师生们更多的了解到诈骗的真面目,提醒如何识别骗局,提高自身防骗能力,也是对班主任如何加强学生防诈骗教育的一次培训,有利于我校打造平安校园,防控校园诈骗案件的发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治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