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级管理不断走向精细化
作者:图文\]庄泽梅 点击:2900
12月10日,我校举行“班主任工作培训会”,由我校两位参加市级骨干班主任培训的老师来跟大家分享她们参加培训中有助于提高班级管理精细化方面的体会。
张璐老师谈到:
一、精细化管理应该从完善制度做起,从班级管理的源头——六个表(公约表、分工表、评分表、奖励表、活动表、资源利用表)入手,将班级工作分工明确,用表格的形式体现出来。接下来,在精细化管理的实际操作方面,从“教、管、领”三个方面层层递进,慢慢地通过管理方式让学生在习惯养成、文化养成、能力锻炼等方面获得成长。
二、班级管理需要序列化的主题班会,班会课的设置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专业特色来进行。不同阶段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德育目标,高一认识自己,培养礼仪诚信,高二学习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学会仁爱与尊重,高三要把视野放在自己与社会,要有责任感并懂得感恩。这样一来有了主导的育人目标,再进行细化的每学期主题班会设置,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精细化管理需要家长的配合, 建议让家长更多低参与学校活动,我们还可以给家长颁发奖状,鼓励家长参与周末自习的管理,让家长监考,举办集体生日派对,举办成人礼等等。
四、精细化管理必须重视班级文化构建。最好有一个系统的主题的引导,由此展开去开展活动,必能深入学生内心,对学生有深刻的教育,而班级的文化特色也会凸显。
赖晓榕老师认为精细化管理应当从老师的转变开始,她说:“班主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对自身素质要求很高的工作,没有过硬的职业本领和高尚的职业精神,是很难适应班主任工作的。作为一名班主任特别是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应该手握四把钥匙。”这四把钥匙是
一、一种转变
工作中,应该打破固有的模式,进行思维方式的转变。学会扔掉包袱、能够忍住脾气、懂得布置任务,方能使学生成为主人,让传统的班主任管理变为全体同学的班主人共理。
二、两手准备
首先是技能准备。只有充足的职业指导思想才能让我们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学习使我们不断进步;其次是心理准备。客观充分地认知自己才能让我们在工作中冷静沉着。只有做好这两项准备,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班主任工作。
三、三管齐下
首先,我们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例如与学生成为朋友,寻找共同爱好;适当奖励,真情以待;平等对待,关注内心;注意方式,多谈小事。其次,我们可以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在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我们可以用信息化的手段搞定家校配合,促使家长与我们一起管理班级。最后,我们可以拉近与领导、同事的距离。三人行必有我师,只有善于请教,勤于请教,我们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
四、四项全能
班主任应该学会如何合理地释放自己的压力,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让自己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既放松自己,又提升自己。
两位老师结合工作实际和培训体悟的讲座,给我校班主任很好的启发,为我校班级管理不断走向精细化提供很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