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编写“礼仪密码” 助力学生成才
作者:海西晨报记者 满丽 点击:2151

编写“礼仪密码” 助力学生成才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构建特色礼仪教育,让学生知礼、有礼、守礼
来源:2018年12月20日·海西晨报· 第A05版 · 城市读本
海西晨报记者 满丽
近日,记者在厦门工商旅游学校,被眼前的一幕感动了:当时正值下课时间,三三两两的学生在校园穿行,遇到老师,他们便主动停下说:“老师好!”老师也停了下来,向学生回礼:“同学好!”
尊师重教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在师生们的举手投足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据悉,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每年毕业生就业(含升学)率高达99%,这一漂亮成绩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串礼仪密码。今日,我们就来揭开这些礼仪密码,看它是如何让同学们变得谦逊有礼,成为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
密码一
入学第一课学礼仪
有人说,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每个学生入学的第一课,便是学礼仪。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学校对学生的仪容仪表要求严格:男生的头发不超过一厘米,女生的刘海不能把额头全部覆盖,且学生不能穿奇装异服。每年新生报到日,同学们的仪容仪表需过关了,才能注册。
同时,学校还创编了“礼仪操”,包括整装、握手礼、引领礼、让座礼、鞠躬礼、相互鞠躬礼、蹲姿礼和致谢礼8节。新生入学军训时,要练习“礼仪操”,军训后,学校还会举办礼仪操比赛。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学生处庄泽梅主任说,对仪容仪表严格要求可以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及审美意识,而肢体礼仪可改变原有的一些不良形体状态,短时间内可使学生在仪容、气质、交际能力等方面得到很大提升。
密码二
把礼仪融入校园各个角落
每个进入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的学生,都要重新学一遍“坐、立、行、走”。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校把这套规定叫作“礼仪常规”,学生的一天便从礼仪开始。学校有宿舍礼仪,会告诉学生如何与他人在同一个空间生活。学校还有礼仪早训,每周会在早读时间进行一两次,练习“坐、立、行、走”。女生如果穿裙子,手和脚要怎么放;男生坐着,脚要与肩同宽;走路时,要抬头、挺胸、收腹、立腰……这些都是早训的内容。
学校更是把礼仪教育渗透到校园每个角落。设立学生礼仪示范岗、教师礼仪督导岗,检查学生入校仪容仪表;把学生的礼仪表现与“星级班级”“星级学员”“奖学金”等挂钩;学校每学年还举办为期三个月的“校园礼仪之星”比赛,通过抢答、情景模拟等,让礼仪知识深入每个同学心间。
密码三
汲取传统文化养分并升华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不仅让“礼仪之风”刮遍整个校园,还把礼仪教育延伸到全市。
去年厦门会晤期间,厦门人向全世界来宾展示了中华礼仪之美,其中就有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师生靓丽的身影。学校有3名老师入选厦门会晤礼仪规范培训师,为全市各单位进行礼仪培训近50场。学校的100多名学生“破格”入选金砖志愿者,参与接待服务工作。一般来说,金砖志愿者是在高校学生中进行选拔的,且要年满18周岁,而厦门工商旅游学校以良好的礼仪教育,让学生获得机会参与这场国际盛会。
学校还从中华传统礼仪中汲取养分,依照古礼创编了一套传统礼仪操,包括尊师礼、 叩拜礼等。为了高度还原古礼,老师们翻阅了大量的典籍,还咨询了很多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
学校刚新建了礼仪文化长廊,该长廊一侧展示现代礼仪之美,一侧展示传统礼仪之雅。这道礼仪文化长廊巧妙地利用了教学楼之间的回廊、立柱等进行设计,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其中。师生行走其间,韵味无穷。
庄泽梅主任说,学校之所以要设置这道礼仪文化长廊,是想让全体师生深入学习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礼仪知识看似很虚,其实用处非常大,是现代社会职业素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学习,能够成为知礼、有礼、守礼的“准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