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师德为先 倾力锻造名师队伍
作者:文\海西晨报记者 满丽 点击:2223

师德为先 倾力锻造名师队伍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不断提升师德师能,让老师成为学生成长中的贵人
2018年12月25日·海西晨报· 第A07版 · 城市读本
2金3银7铜!在2018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上,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可谓收获满满,而刘钦涛、黄天元、白立业等老师更是荣膺了国赛金牌教练的光荣称号。据悉,在厦门工商旅游学校,这样的名师非常多,近三年来,有近60名教师在国家级教师能力比赛中获奖;指导的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专业技能大赛300余人次获奖,成绩居全国中职学校前列。
记者了解到, 作为一所以“创一流名校、建温馨家园”为目标的学校,厦门工商旅游学校非常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连校长都上阵,当起了优秀青年教师研修班的班主任。
搭建快速路助教师成长
每一个老师的心中都有一个名师梦,那么,一名初出茅庐的新老师,如何才能成为名师呢?厦门工商旅游学校优化顶层设计,搭建了一条教师成长的快速路。
学校实行了“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让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指导新老师,意在将新教师培养为独当一面的骨干老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等。
课堂是教师成长的舞台,让课堂充满活力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源泉。学校推行闯关式教学,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理念,教师在学生的智慧闯关学习中享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以“做最好的自己”为校训,不仅勉励学生,也要求老师不断提升能力并做最好的自己,让自己成为学生成长中的贵人。据悉,学校从去年开始就举办了优秀青年教师研修班,由校长庄敏琦担任班主任,定期请校内外专家到校授课。
多措并举,学校老师们不断激发自我成长的内生动力,在教学能力和教学方式改变上都憋着劲往前冲。
量化考核及时发现不足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还运用“大数据”技术,帮助老师自行“查漏补缺”。
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吴建华说,学校研发了一套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每个学年对老师进行量化考核。老师每完成一项工作,就可以上传到平台。假设某位老师发表了一篇论文,他将其上传到平台后,平台就按照项目计算出一定的分数。当老师过一段时间回头看时,很容易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需努力,从而自发对工作进行调整。
同时,学校还在精细管理方面下功夫,把老师量化考核作为教师学年评优评先、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的依据,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良性竞争的氛围;实施奖励性绩效工资,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全员岗位竞聘制度形成了“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良好竞争局面,触动教工核心利益,激励教工的学习和工作热情,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质的飞跃。
师德内化为老师自觉行动
培养优秀人才,必须有优秀教师。在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看来,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德才兼备,其中,师德为先。
学校每学年都有师德教育具体方案,定期开展教师典型事例学习和表彰活动;同时,建立了教师职业信用档案,涉及老师的所有评定都实行“师德一票否认制” 。
在厦门工商旅游学校,你会看到,师德已经内化为老师们的自觉行动。每次竞赛前夕,老师陪着学生反复练习,只为了在比赛时能更加出色稳定地发挥;高辅班的老师自发放弃休息时间为学生义务补课,只为了学生能巩固知识,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陈军向说:“一个好老师,一定要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和教学情怀。一个学校好不好,你只要看老师的眼睛盯哪里就知道了。如果老师一心在教育上,那就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