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西吉县支教体会(一)
作者:图文\郭晴浓 点击:2453 日期: 2019/10/17 23:24:06

2019年9月4日,我来到宁夏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不知不觉间已经在这里工作生活了一个半月。 这四十五个日夜过得十分充实,我结识了150多位可爱的孩子,跟他们度过了120次课堂时光,用画笔记录了周围的大街小巷,用双脚度量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淳朴的孩子们在下课的时候会围过来问我厦门是个怎样的地方,是不是也有很多种馍馍和洋芋粉的做法,并且兴致勃勃且坚定的和我约定了他们来福建旅行的时间、约定一起去鼓浪屿的计划。学生的普通话说得十分拗口,这里的方言我又听不懂,每节课最耗费时间的环节就是我一次一次的问:“讲普通话,你想表达什么呢?”学生重复了几次以后无奈又真诚的放弃了表达……现在虽然还是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时间久了我也越来越习惯这里的方言。
虽然文化基础比较差,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第一节课我选课代表,全班同学踊跃举手的热情让我有些措手不及。所有的同学都会认真的完成我的每一项作业,无论内容对他们来说难度多大,都可以在第二天准时交上来。在和他们的相处中,我看到了年纪轻轻就遭遇很多不幸的经历,但是淳朴乐观的笑容依然会挂在脸上;很多同学有好好学习的志向、想通过学习改变命运,无奈初中的学校在村子里,全校都找不到一位数学老师;有一次课间在讲台上我无意中看到厚厚的父母残疾证明资料;不经意的发现嗓子无法发出声音的学生、因为眼疾写字时脸几乎贴在纸上的学生、手掌发育和常人不同的学生,这每一件都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但是他们不曾悲观绝望,每个人都有无数种憧憬的未来。
恶劣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早早的懂事,第一次作业《我的理想》,太多的孩子写出了“我的梦想是发明一台自动摘枸杞的机器人,这样我的爸爸妈妈就不用早出晚归那么辛苦了”;的确,他们生在贫瘠的土地上,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是孝字当先。他们尊师重道,我开始不明白为什么下课以后没有人离开教室,直到一个小女孩用生涩的普通话告诉我:“老师先走”。
我想我的价值更多的是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鼓励他们走出去,人生不是他们作文里写的那样“我妈说将来只能回山上种地”。一年时间,一个人的力量,愿自己不忘初心,不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