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90后绝不退缩——我校黄伟明抗疫事迹小记
作者:图文\黄伟明 点击:2600 日期: 2020/7/8 10:31:01

黄伟明,男,2019年7月毕业于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教师。
在厦门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的五十一天里,我的工作主要是对湖北来厦人员登记信息进行录入和整理,共经手旅客2500余人,准确统计每一位来自重点疫情防控区域的旅客信息,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01 从零开始的工作环境,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3月29日,按照通知准时在厦门市人民会堂的广场集合,进行简单的认识之后,就前往厦门市体育中心钢宇体育馆。我和苏家鑫老师被分配到信息录入组,主要内容是负责外地来厦门人员登记表的录入。那一天我们马上就开展工作,办公地点安排在体育馆二楼。因为体育馆也是前一天才通知要投入进行防疫使用,所以物资还在安排中。二楼是没有使用的旧办公室,没有桌子、椅子、电脑。然而下午第一批旅客眼看就要到来,我们为了早点投入工作,就自己去仓库搬来了桌子,椅子还有电脑。女生就先擦桌椅,打扫卫生。当天开始的工作就轮流熟悉流程,一起讨论需要注意的事项。开始还是蛮有自信,因为录入不会太难,但是我们还是工作到凌晨3点才结束。因为在汇总的时候会出现很多情况:有编号重号的、身份信息填写不完整的、没有写明出发地等等,就要和楼下的前台接待人员交接,打电话确认出发地。
02 用心真诚地沟通交流,辛苦虽有,温暖也无处不在
4月7日湖北、武汉刚刚解封时,每天任务量很大。录入的单子半个小时就要下去拿一次,还没等手上的单子录完就又来一叠。除了录入还要辨别地区,来自湖北武汉的人员要详细填写来自哪里: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汉南区,所以半天时间我们就熟悉了武汉的各市区。我记得4月10日那天一位大哥漏写了出发地,在11点45分的时候我打电话给他确认是从哪里出发,在电话里他就问我大概什么时候会出结果,我和他说核酸检测等待结果需要12小时,而且在i厦门手机APP上可以查询。结果到了凌晨4点他给我打电话,睡梦中惊醒的我耐心的跟他解释说核酸检测结果正常没那么快,手机上就可以查询请耐心等候,然后他好像听到我睡意朦胧的声音,连忙向我道歉,和我解释明天有个很重要的会议,所以很着急这个结果。确实大晚上还在等结果真的很难受,那种焦虑的心情我也能体会到。用真心去沟通,体谅对方的辛苦,疫情期间温暖彼此。
03 工作岗位的巨大变动,哪里需要,我们时刻准备着
5月7日我在中午吃饭的时候碰到胡处,他和我说楼下前台录入的人员有些回到原来工作岗位了,需要人顶上,问我有没有问题。那时候我说只要我们学校没有开学,我听从安排,5月9日我便来到了前台录入组。虽然5月份外地来厦门的人员减少了,但是厚厚的防护服、手套还有护目镜是我们工作的困难点。严严实实包裹着的防护服内有30度以上的温度,每次中午休息就要换一身衣服,那时候最大的想法就是下一场雨凉快一下。其次就是工作本身,楼下的录入相比于楼上会轻松很多,因为只是录入基本信息。不过还有很多额外内容需要学习,比如说问题处理,很多私有企业不出钱给农民工做核酸检测,让他们来防疫中心做。按规定是只有居住或经过重点防疫地区的返厦人员才能来中心做免费的核酸检测。农民工也很无奈,我们也很无奈,所以每次沟通的过程都很艰难,有就赖着不走的,有假称是某个领导安排来的,有湖北籍但不符合规定的。但是工作还是要完成,学习其他同事的沟通技巧,细心和他们交流处理流程,自己真的成长不少。
收获与感悟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阶段,我们“90后”冲上了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面对这场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且充满危险的斗争,我们义无反顾、坚定勇敢地亮出了新时代青年人敢于担当的底色。当初在长辈们庇护之下的幼苗,如今已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了保卫国家、守护人民的中坚力量。
中国精神,薪火相传。青年人的模样就是今日中国的模样,青年人的未来就是中国的未来。担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任的“90后”们,正在展现着新时代的硬核担当,亮出无悔的青春底色,为祖国的建设增添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