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技人才风采】躬耕实践 勇毅担当 ——记援疆教师王鹏
作者:图文:王鹏 审核:办公室 点击:5505 日期: 2024/10/9 15:16:36

来自厦门市教育援疆的专技人才一批又一批地奔赴祖国西北边陲吉木萨尔,用他们辛勤的汗水培育着建设新疆的技术人才、大国工匠。他们之中就有这样一位正在为了吉木萨尔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奉献自己热血青春,拼搏在职教兴疆道路上的援疆教师。
2023年5月,来自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的教师王鹏,响应中央对口支援新疆的号召,作为福建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队伍中的一员,满载着家乡人民和学校的重托,告别妻儿老小,远离家乡,跨越4000多公里,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大西北的天山山脉,从东南之滨的厦门远赴新疆吉木萨尔县,开启他的援疆路。
有人说,教育是静待花开,援疆工作也是如此。王鹏老师以第六批援疆干部“感动北庭”人物——蔡伟聪老师为灯塔,不仅勇于担当,更敢于创新,不断在挑战中寻求突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信念。
一、发挥专业、精准施策
面对南疆学生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理论理解困难的现状,王鹏老师没有退缩,而是精准施策,将教学重心聚焦于实践技能的培养上。他巧妙利用学校现有资源,重新规划教学空间,编纂实训手册,打造标准化实训室,为师生搭建起一座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桥梁。这一举措,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教学质量,更为学生们技能成才铺设了一条坚实道路。
二、扩大影响、创造亮点
▲2024年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是职校培养学生的一次大考,也是鼓励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有效途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他牺牲周末休息时间,与学生并肩作战,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他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与演练,想方设法让学生理解掌握。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在2023年昌吉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王鹏带队过关斩将,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为了更好地提升大赛水平,在福建援疆厦门分指挥部的支持下,他带领吉木萨尔中职师生们赴厦门开展集训,与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的竞赛选手交流学习、切磋技术、互相进步。最终不仅他指导的项目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新疆选拔赛汽车维修竞赛一等奖,同时也帮助学校大赛团队在自治区比赛中取得了新的突破,获得了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的好成绩。为学校培养了一部分技能之星,榜样学生,让教育援疆出亮点。接下来在结束援疆的最后一个月,王鹏老师将全力以赴带领晋级的3支队伍继续征战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内组争夺赛,寻求突破,创造佳绩。
▲指导学生获昌吉州中职技能竞赛一等奖
三、交流融通、疏通痛点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校际互动帮扶。王鹏老师积极组织师生外出学习交流。入疆以来共组织职校师生带着问题走出去学习交流2次,针对痛点引进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教师开设讲座4场。同时,他还致力于推广厦门模式的现代学徒制,促进校企合作再上新台阶;创建并运营吉木萨尔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微信公众号,宣传职业教育,展示办学成果,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推行无纸化智慧办公,让学校的管理实现高效、简洁、严谨、规范、科学,提升管理效能。这一系列举措有效疏通了学校发展的痛点难点,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四、技术引领,促进就业
▲推动校企合作成立校企联合教研室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王鹏老师深入当地汽车维修市场进行调研走访。他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与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实施,成立校企联合教研室,根据企业需求定制技能学习体系。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还拥有了广阔的就业前景与创业机会,真正实现了“一技在手、一生无忧”的美好愿景。
“一只站在树枝上的鸟,从不怕树枝会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它自己的翅膀。”这是王鹏上课时常说的一句话。王鹏老师常用这句话激励学生相信自己、勇往直前。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鹭岛人的赤诚与担当,不仅传授给学生专业技能更传递给他们技能报国的爱国情怀。短短一年半的援疆历程,他不仅守住了初心,还帮助孩子们放飞了梦想,完美演绎了援疆教师春风化雨、丹心育苗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