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行动】一鹭同行共筑梦·福籽同心爱中华——我校顺利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座谈会
作者:团委 文:颜如意 图:摄影协会 审核:王小天 点击:2820 日期: 2025/3/28 10:53:08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3月26日下午,我校在齐礼楼805会议室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蔡世水,党委委员、副校长马荣村,学生处及各民族师生代表共同参会。座谈会由校团委书记黄晴主持。
会议伊始,学生处副主任王小天带领参会师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精神,通过共学讲话、共读金句的方式,引导大家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激励大家传播青春正能量,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随后,校艺术团的同学们(空乘241郑淇尹、数大241葛睿思、幼教231王静)身着绚丽的民族盛装翩然而至,先后呈现了水傣舞的柔美婉约、朝鲜舞的铿锵韵律以及花腰傣舞蹈的热烈奔放。她们轻盈的足尖点出涟漪般的韵律,飞扬的裙摆绘就流动的画卷,用充满张力的肢体语言表达着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气质,将中华大地多元一体的文化图景在方寸舞台间徐徐展开,生动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满族教师代表郭晴浓老师为在场师生讲述了满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与别具一格的文化魅力。郭老师从满族的起源与发展脉络徐徐展开讲述,依次介绍了满族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精美绝伦的传统服饰,以及令人垂涎的特色美食等文化瑰宝。在她的讲述中,满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韵味跃然眼前,让在场的每一位师生都深切领略到这个古老民族在漫长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
来自回族的教师代表郭雪茹介绍了回族的分布特点、历史发展和回族姓氏。通过她的讲述,在场师生仿佛置身于回族文化的奇妙世界,对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真切领略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随后,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代表们依次发言,他们用质朴的语言传递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有人深情追忆祖辈跨越海峡的迁徙往事,在家族记忆中触摸中华文化的根脉;有人深刻感悟多元共生的校园日常,从同窗情谊里读懂了“石榴籽”的比喻真谛。活动中,大家也共同品尝了民族特色美食,不同地域、民族的青年学子们或回溯历史,或观照现实,将个人成长叙事与民族发展轨迹紧密交织,在思想碰撞中凝聚起“休戚与共”的共同体意识。
马荣村副校长讲话,对同学们提出了三点殷切期望。第一,以技能成才报效祖国,以“工匠精神”打磨自己,用真才实学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第二,以团结意识守护大局、明辨是非,让“石榴粒”般的情谊更加紧密。第三,以开放胸怀拥抱世界,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希望同学们在交流中增进理解,在实践中拓展视野,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光芒。
最后,蔡世水校长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本次座谈会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他希望同学们能够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在勤学苦练中增长才干,在互学互鉴中共同进步。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与不懈建设者,将青春梦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用智慧和汗水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团结奋进之歌!
本次座谈会为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既加深了师生情谊,也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绚丽多彩的民族元素。我校将以此次座谈会为新的起点,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增强师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用实际行动为民族团结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