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书香润初心 阅读启新程——2025年世界读书日我校新教师阅读分享会

作者:教务处 文:严冰琪 图:杨佳峰 审核:赖晓榕   点击:3950   日期: 2025/4/24 10:48:47

2025年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如期而至。我校以“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为主题,举办新教师阅读分享会。党委委员、副校长章正荣,教务处副主任赖晓榕、汤毅星老师,图书馆馆长陈雪松老师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启幕时,汤毅星老师以清朗之声为阅读之舟启锚。他立足世界读书日的精神内核,将典籍长河与教师职业底色交融生发:“阅读不是风雅的装饰,而是教育者破译思想密码的源头活水。”寄语新教师以书卷为舟楫,在深读中打破认知茧房,在对话中沉淀教育智慧,让墨香文脉氤氲成菁菁校园的精神原色。

微信图片_20250424103904.jpg

紧接着,蔡进恺老师以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剖析人性多面性,通过“证词矛盾”叙事探讨真相的哲学意涵,强调教育者需在多维视角中保持理性;简思允老师借《全球通史》打破历史认知壁垒,以郑和与哥伦布对比揭示文明互动规律,联结疫情与AI等现实议题;赖护鑫老师则从知识产权战略切入,通过《拜杜法案》、中国高铁及苹果专利等案例,解码法律与商业的共生逻辑。三位教师以文学、史学、法商跨域对话,触发思想碰撞,让彼此的心灵得到升华。

微信图片_20250424103518.jpg

赖晓榕副主任以“双螺旋结构”解构活动价值:既锚定世界读书日的智性刻度,更编织常态化教研生态链。她指出小组共研如同知识共生系统,唯有打破学科茧房,方能在对话中催生教育新质。

微信图片_20250424103553.jpg

陈雪松馆长则构建“思维升维坐标系”,将阅读喻为突破认知惯性的曲率引擎——“当文字成为透视镜,二维教案便浮现出多维教育图景”。他轻叩图书馆穹顶下的知识共振腔:“这方天地从不设借阅时限,书架上的柏拉图与Python教程,都在等待师生共同解码世界的元语言。

微信图片_20250424103733.jpg

最后,章正荣副校长以“教育学的双螺旋”为喻,盛赞活动价值:在孔子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千年对话中寻找精神坐标,于陶行知“知行合一”与张桂梅“燃灯精神”的交织处建构当代师者风骨。面对AI浪潮对认知体系的解构,他提出“深阅读三原则”——在经典中构筑思想护城河,以跨域知识熔铸教育定力,借原著研读淬炼专业心性。

本次活动既是新教师专业图谱的立体呈现,更是教育精神的代际共振。当泛黄书页里的智慧密码注入现代课堂,师者们正以思辨为犁铧,深耕教育原野——让经典烛照三尺讲台,以思辨之光穿透教育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