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校共建 志愿同行——校领导带队看望厦门出入境志愿服务暑期实践活动志愿者
作者:团委 文:团委实践部 图:厦门出入境 审核:黄晴 点击:2453 日期: 2025/7/31 16:25:24

7月30日,我校与共建单位厦门出入境开展的为期半个月的志愿服务暑期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实践活动共有33名志愿者参与实践,共计服务时长3465小时,人均7小时。28日上午,学校党委书记杨经葵,党委委员、副校长马荣村、陈熙熙一行率队前往厦门出入境,看望正在开展实践的志愿者,送去学校的关怀与鼓励,并与共建单位进行深入座谈交流。
交流中,厦门出入境第一大队大队长叶灿明、第三大队大队长毛琼芬等领导对全体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与辛勤付出表示感谢,给予高度评价。他们提到,面对高强度的工作,没有一位同学叫苦叫退。甚至在人流高峰期,大家也会主动坚守岗位自觉加班引导群众。志愿者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为窗口服务注入了青春活力,减轻了办证高峰的负担,提升了办事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随后,学校杨经葵书记亲切询问大家在服务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他叮嘱同学们天气炎热,在服务期间要注意防暑降温,合理安排作息,才能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他鼓励道:你们在出入境岗位上的每一份沉着与坚守,都是用青春力量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在这里,你们接触到的是最真实的民生需求,感受到的是文化碰撞的温度,这些都是课本上读不到、课堂里学不来的成长养分,更是任何课堂无法替代的人生财富,它会像一枚枚深刻的印记,成为你们人生路上的宝贵注脚。
随后,志愿者们讲述了在出入境大厅引导咨询、填表服务、秩序维护等岗位上的工作日常和暖心经历。填表区的志愿者留畅回忆道:从开始的沟通紧张,到慢慢学着主动微笑、耐心倾听,到后来可以自如地帮助旅客。出入境的实践经历教会了我包容与理解、沟通与协作、责任与担当。有一次,在帮聋哑旅客填表后,他感谢、肯定的眼神让我对服务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是付出时间和精力,更是用真诚连接彼此,用行动传递温暖。
引导岗的志愿者郑新婷提到:每天清晨,踏入出入境大厅的那一刻,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想着要为每一位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遇到不会操作自助机器的老人,我都会很耐心地引导。解决他们的沟通难题后,他们竖起的大拇指、肯定的微笑眼神都让自己觉得特别有意义。在这里,不仅锻炼了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一起并肩作战,互相帮助,这份情谊也格外珍贵。想到服务期即将结束,心里满是不舍,舍不得这里忙碌又充实的节奏,舍不得那些因自己的付出而收获的笑容,更舍不得这段在实践中快速成长的时光。
带教导师、出入境业务骨干熊茵、陶莉莉、吴静茹提到:在了解流程时,志愿者记录了详细的笔记、追问很多细节问题,他们相信多知道多了解,才能在服务的时候显得更专业。这种“钉钉子精神”,正是对“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最好践行。志愿者展现出来的高素质是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最美的名片。实践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希望同学们带着这份收获,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继续书写青春华章。
本次志愿服务暑期实践活动是双方深入警校共建的又一次成果,既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施展才华、服务社会的成长平台,也为出入境工作注入青春活力、提升服务效能。这份人生经验的积累,离不开警校双方对实践育人理念的共同践行。未来,双方将继续探索更多元共建模式,双向互动、人才共育、服务共建,培育出更多兼具专业素养与奉献精神的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